新闻是有分量的

险企上市路艰且难: 协调“家事” 满足“硬件” 提升“软件”

2022-05-25 08:37栏目:资讯
TAG:

  本报记者冷翠华

  近期,国元农险A股上市材料已被证监会接收,利安人寿高管首次提及上市目标。此外,阳光保险集团冲刺港股IPO已到“一次书面反馈”阶段。

  事实上,曾公开表达过上市意愿或者采取行动谋求上市的保险公司为数不少,但时至今日,在A股上市的保险公司只有5家,加上在港股上市的保险公司,一共仅有9家。此外,还有4家保险中介机构在海外上市。

  对于年保费收入4.49万亿元、保险公司超200家(不含保险资管公司)的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来说,屈指可数的上市公司显得有些势单力薄。保险公司为何逐梦上市?其上市困难何在?险企上市小高峰会出现吗?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日报》记者深入采访多位业内人士,以期揭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三大动机

  险企逐梦上市之路

  目前,我国在A股或港股上市的保险公司共有9家。其中,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在A股和港股两地上市,中国再保险、众安在线、中国太平、中国财险在港股上市。同时,近年来,我国不少险企曾公开表达过上市意愿,包括泰康保险、华泰保险等保险集团,以及合众人寿、民生人寿等。

  保险公司的上市热情为何如此之高?核心原因在于其对资本的渴求。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教授郑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险公司本质上是以风险对冲为主要业务的商业机构,“以时间换空间”的业务模式本质上决定了其对“健康现金流”的依赖。因此,保险公司必然受制于偿付能力监管指标的要求,其基于自身业务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需求。例如,早期设立的寿险公司面临着赔付事件逐渐增多的情况,同时,险企扩张业务也面临资金需求。

  近年来,保险公司通过发债、股东增资等方式补充资本金的规模一直处在较高水平,年度发债规模均在500亿元以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1年,保险行业分别发行资本补充债570亿元、546.5亿元、780亿元、542.69亿元。今年,随着偿二代二期工程的落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下降,部分险企申请了过渡期政策,险企对资金的需求更加强烈。

  上市带来的核心好处,便是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获得融资。瑞士再保险中国原总裁兼瑞再北分原总经理陈东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获得融资、补充公司资本,推动业务实现更好发展,正是保险公司逐梦上市的动机之一;同时,对部分成立时间较短的险企而言,上市有利于引入战略投资者、吸引市场化专业人才、提高董事会的专业性,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相应的监管要求更高、信息披露更严格细致,有利于公司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知名度也将显著提升;此外,上市为公司原有股东提供了市场化的退出机制,部分股东有意愿推动公司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