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西黄胶囊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

2023-02-01 15:40栏目:资讯
TAG:

肝癌的流行病学及治疗现状

肝癌即肝脏恶性肿瘤,分为继发肝癌和原发性肝癌,全球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 [1-2]。根据2020年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我国肝癌死亡人数高达39万,作为癌症死因第2位的恶性肿瘤(如图1),肝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可导致患者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且随病情进展至晚期可出现肝脏肿大、黄疸、腹水等体征,发生肝外转移,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手术切除是目前早期肝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绝大多数肝癌患者发现时多为肿瘤晚期,错失手术时机,因此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放疗、化疗、介入治疗、射频消融、分子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途径[3]。现代医学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放化疗所带来的副作用,影响患者预后。中医药治疗此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药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也是癌症患者用药的选择。肝癌属于中医“黄疸、膨胀”等范畴,中医认为其病因多因情志郁结、饮食所伤为主,久而久之逐渐形成夹杂有气滞、痰凝、血瘀、毒结等病机产物,终成癌瘤。而采用中药制剂联合化学治疗可增强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4]。

1670394191930.jpg

 

图1.  2020年中国癌症死亡例数前十的癌症类型

西黄胶囊治疗肝癌疗效显著

1.研究对象与用药方案

选择 2016 年 1 月~2019 年 1 月在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感染病科97 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化疗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氟尿嘧啶、丝裂霉素、环磷酰胺、诺维本、 足叶乙苷、平阳霉素等化学药物,每 4 周 1 个疗程,每个疗程治疗 2~3 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西黄胶囊(口服,每日 2 次,每次 4~8 粒,两组均连续治疗两个月)。

2.研究结果

2.1西黄胶囊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

较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更高,p<0.05

2.2西黄胶囊可显著降低肝癌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改善癌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 VAS 评分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 VAS 评分改善,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及 VAS 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2.3西黄胶囊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 AST、ALT、TBIL、ALB 等肝功能指标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 AST、ALT、TBIL、ALB 等肝功能指标均改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 AST、ALT、TBIL、ALB 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2.4西黄胶囊可显著降低血清 VEGF、OPN、HIF-1α、AFP 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 VEGF、OPN、HIF-1α、AFP 水平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

VEGF、OPN、HIF-1α、AFP 水平改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 VEGF、OPN、HIF-1α、AFP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

2.5西黄胶囊可显著降低肝癌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治疗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

2.西黄胶囊可显著提高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满意率(93.88%)高于对照组(77.08%),p<0.05。

西黄胶囊所含四味中药的作用功效

西黄胶囊源于清代医学家王洪绪研制的犀黄丸,主要包括体外培育牛黄、人工麝香、醋乳香、醋没药4味中药,没药归肝经,性味苦、平,具有消肿生肌、活血止痛等功效;《本草纲目》记载:“乳香香窜,入心经,活血定痛,故为痈疽疮疡,心腹痛要药。”乳香具有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生肌止痒、消炎防腐、活血化瘀、保胃等功效。人工麝香辛温、气味香,具有消肿止痛、通经络、芳香开窍等功效。牛黄具有清热解毒及化痰定惊功效。诸药共行消肿止痛、解毒散结功效,可较好抑制肝癌患者癌细胞生长、扩散,较好改善患者化疗毒副反应。西黄胶囊结合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治疗肝癌效果良好,患者临床疗效提升,症状改善,肝功能恢复良好,不良反应率降低,安全可靠,患者满意率高。

参考文献:

[1] 徐阳,孙巧琳,赵娜等.125I 粒子植入联合 TACE 治疗肝癌合并门脉主干癌栓的护理探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8,27(8):793-796.

[2] 孙晨,王希海,孙巍等 . 乙肝治疗对肝癌预后的影响 [J]. 中国老年学杂 志,2018,38(6):1526-1529.

[3] 姚冬雪,秦成勇. 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5,21( 20) : 3708.

[4] 吴晓泉,朱力平.西黄丸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晚期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分析[J].江西医药,2016,51(08):774-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