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从“至暗时刻”到“风光无限”,中国光伏十年蝶变

2022-08-11 19:11栏目:资讯
TAG:

  (经济观察)从“至暗时刻”到“风光无限”,中国光伏十年蝶变

  中新社北京8月11日电 题:从“至暗时刻”到“风光无限”,中国光伏十年蝶变

  作者 刘文文

  伴随着技术不断创新与突破,近十年来,中国光伏产业一路高歌猛进,飞速发展。

  中国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3088万千瓦。截至6月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3.36亿千瓦。中国光伏产业已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然而,中国光伏产业并非一开始就“风光无限”。

  2012年,在欧美国家“双反”政策(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剧烈冲击下,中国光伏产业岌岌可危:由于原材料、市场、核心技术全部受制于人,行业处在“至暗时刻”。

  事实证明,要想不被别人“卡脖子”,必须抓紧核心技术和产业链、供应链的“命门”。由此,中国光伏行业开启漫漫攻坚之路。

  一方面,政府出台相关产业政策,从资金到市场、从财税到土地,迅速营造出有利于国内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此后数年间,度电补贴、领跑者计划、户用光伏、绿证交易等政策先后登场,为光伏产业的发展壮大铺平道路。

  另一方面,中国光伏企业掀起科技创新热潮。隆基、晶科、通威、协鑫等企业,持续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和科技创新力度。各配套环节的制造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短短几年,光伏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实现飞速发展。

  以组件端设备串焊机为例,2013年以前,国外设备厂商占据着国内太阳能电池串焊接设备行业的绝对市场份额。但几年之后,市场格局便大相径庭。在奥特维先导智能等一众国内串焊机企业的攻坚之下,中国市场新增产线中的串焊机95%变成了国产设备。截至目前,原行业龙头美国Komax、日本NPC、Toyama等因产品价格过高,已退出串焊机市场。

  在生产线专用设备方面,从硅材料生产,硅片加工,电池片、组件的生产到与光伏产业链相关检测设备、模拟器等,中国都已具备成套供应能力。

  与此同时,中国光伏企业持续以技术创新推动行业降本增效。

  以全球光伏龙头企业隆基为例,2014年,隆基率先攻克RCZ单晶生长技术产业化难题,使硅棒产出由原来的每坩埚60千克,提升至每坩埚超1500千克。这使单晶与多晶之间巨大的成本差距快速缩小,仅2020年就为中国光伏产业节省成本约136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