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配叫优质内容创作者呢?(2)
大家更多在朋友圈或者聊天对话窗口打开公众号文章,这些文章毕竟是经过筛选的,能够被传播意味着有一定的阅读价值——他们对微信公众号内容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
不信任感来自于内容质量——媒体和自媒体的内容质量严重下滑已经是行业公认的事实,信息量爆炸但用户获取高质量内容的成本变高,很多人只重点关注某一两个账号或者索性就不主动看了。
不信任感还来自于没有任何标记、猝不及防的软文。尤其是严肃机构媒体,用户因为信任其专业内容创作而关注,但猝不及防的软文变多之后,用户需要在每次打开之前先想想是不是广告,信任感再也无法建立。
软文对不信任感的摧毁尤其强烈。过去几年,我的很多同行都投身自媒体大潮,看到他们公众号出品的优质内容,我当然愿意关注,但大部分账号在运营一段时间之后都开始软文化,每看到一篇软文,我都会觉得感情受到了极大伤害,后来就懒得去关注新账号了。
在运营这个公众号之后,我的朋友们也开始在讨论这个小公号是不是要接广告、能不能接到广告,既然他们已经有这样的预期,怎么可能相信我可以持续创作优质内容,更别说点击关注了。
和我交流的内容分发领域大佬透露了一个更加让人震惊的信息:一些机构媒体的公众号还会接粉丝软广,公众号上夸赞某个明星或者吐槽某个对手明星的文章均有可能是由粉丝投放的广告——如果用户对此操作不知情,根本无法分辨内容到底是正常内容还是广告投放,而这些内容会潜移默化影响用户的认知和判断。
用户对公众号内容信任感的丧失,本质上还是微信公众平台们的模式本身造成的——互联网平台让原来作为专业内容生产机构的媒体失去了渠道。失去报纸、杂志等渠道优势之后,机构媒体和信息资源掌握者、普通个人创作者同台竞争,媒体失去了不仅是渠道能力带来的变现空间,还有依靠渠道优势获得的信息资源。
媒体贩卖的是信息、见识和认知,简单点说就是贩卖信息差,依靠的正是渠道优势。因为只有极少数人掌握了话语权,即使是信息资源掌握者,也要通过这些通过这些渠道发声——如今他们发声有了更多选择,也不需要按照原来媒体的内容生产标准。如果以媒体为代表的专业内容生产机构无法贩卖信息差,内容价值又从何谈起呢?
可以说,微信公众号彻底颠覆了原来以专业机构媒体为核心的信息内容分发生态——它砸烂了一个旧世界,但很难说建立起来了一个更好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