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美媒:取消对华加征关税,拜登为何犹豫不决(2)

2022-05-24 17:43栏目:资讯
TAG:

  赫夫鲍尔说,此举还有一个好处:与进口中国商品形成竞争的国内商品的价格也会下降,由此可让通胀率总体下降大约1个百分点。但他也说,那可能需要9至15个月才能见效。赫夫鲍尔在电子邮件中写道:“换言之,在11月选举前是不会感受到全部好处的。”

  就连这样的估计结果也算很乐观了,因为上述评估所假定的条件是对一万多种中国商品全部取消加征关税,而拜登很可能会大体维持现行贸易关税。

  担心遭共和党人攻讦

  据多名匿名企业高管称,目前正在考虑至少两个选项。拜登总统可能会降低进口商争取进口关税豁免的难度。此外,拜登还可能降低一些中国产品的关税,同时对一些中方贸易做法启动新调查。

  对拜登来说,目前几乎没有轻松解决通胀问题的办法。很多经济学家都表示,如今物价持续大幅飙升的局面要部分归咎于拜登2021年为应对大流行病采取的大肆开支的做法。但目前想扭转局面为时已晚。长期存在的供应链问题以及产品短缺是推高通胀的重要因素。

  于是,拜登政府的内部辩论便转向了降低关税。对此,很多经济学家在原则上持支持态度,尽管此举所能带来的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可能会让人大失所望。

  一方面讲,中国的产品并不在通胀主要助推因素之列。据劳工统计局称,汽油价格同比上涨44%,二手车价格上涨近23%,家庭日常食品价格上涨近11%。而进口中国商品成本在过去12个月上涨了4.6%,远低于生活成本整体涨幅。

  但这并不意味着取消加征关税很容易做到。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说:“关税问题很难办。往上加很容易,但往下降确实很难。”

  不论拜登总统通过降低关税可能在应对通胀方面获得什么好处,那都并非无须付出代价。在能有所行动前,拜登还须调解他的顾问们之间存在的分歧,而这种分歧关乎涉及范围更广泛的问题,即拜登政府对中国构成的竞争威胁的应对战略。

  是否维持对华加征关税这一问题引发争论的另一个背景是,大多数分析人士称此举业已失败。特朗普2018年加征关税的一个目的是,削减巨额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而照目前态势发展下去,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会创出新高。今年1季度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达1010亿美元,相比2017年同期(即加征关税前)790亿美元的规模还有所增加。

  而且降低关税可能导致十分高昂的政治代价。共和党人肯定会针对降低关税一事发起猛攻,将之描绘成民主党向北京示弱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