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工信部研究员:5批国家工业遗产揭示保护利用趋势(2)

2022-06-06 09:12栏目:资讯
TAG:

  这一变化表明,“记录工业发展的重大成就”已成为认定国家工业遗产的重要考量。

  最新公布的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彰显出工业文化的多样性特征。进入前四批名单的项目大多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典型代表或者能够突出体现中国工业化布局的历史特征。第五批项目则开始彰显地方传统产业特色,例如进入名单的扬州谢馥春香粉厂旧址、江门甘蔗化工厂、位于四川省大英县的卓筒井和蓬基井,分别是江浙地区的化妆品制造、东南沿海的蔗糖化工领域和四川井盐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典型。这些地域性传统工业代表,在一定时期内还是享誉全国的产业名片。

  阐释、传播是下一步拓展重点

  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2021-2025年)》,提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具体措施包括:“弘扬工业文化价值内涵”“推动工业旅游创新发展”“开展工业文化教育实践”“完善工业博物馆体系”以及“加大传播与交流”。与历史文化遗产有所区别的是,工业遗产不仅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内涵,其还蕴含着科技水平、产业发展、设计理念等独特信息。所以,在国家工业遗产总量达到一定规模后,阐释解读遗产价值的传播工作就被置于突出的位置。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推动下,工业遗产作为存量的社会空间资源,其保护利用过程既要体现文化、教育等社会功能,也同时承担着城市发展的使命。随着价值传播的深入,全社会尤其是遗产涉及的企业和周边社区,将会分享到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带来的成果红利。提升工业遗产的利用水平,能盘活资产、解决就业,往往也给周边居民带来良好的人文风貌。

  国家工业遗产中的景德镇国营宇宙瓷厂、青岛啤酒厂,都将城市发展、产业调整和旅游文创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当地社区受益的工业遗产动态传承典型案例。但目前这样的成功项目还是太少!有的工业遗产地处偏僻,难以抵达;有的工业遗产在被改造为艺术、创意街区时,常常既脱离了产业需求,又割裂了园区与遗产内涵的联系,从而失去了作为工业遗产的生命力……如何将工业遗产与当地社区发展紧密联系,正成为工业遗产领域着手思考解决的课题。

  今年将修订工业遗产管理办法

  “国家工业遗产”已历经5年发展历程,初步形成了体系,展现了令人振奋的发展前景,获得了积极、良好的社会反响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