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过度炒作美国经济滞涨缺乏理性逻辑
下载新浪财经APP,了解全球实时汇率
热点栏目作者: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金融分析师 李钢
自今年年初美联储开始停止购债并启动加息进程以来,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或陷入滞胀周期担忧不断加深,进而持续抛售美债和美股等美元资产,市场投资保本避险性需求逐渐增加。所谓滞胀即物价上涨,但经济停滞不前,这是通胀长期发展的结果。从传统经济学角度来看,当前美国经济存在形成滞胀的条件,其一是货币增长率超过经济增长率,其二是供给端受供应链中断影响在中长期呈现供不应求态势。
然而,当前美国乃全球的经济运行状态和宏观背景与历史滞胀周期明显不同,经济增长停滞风险和恶性通胀长期化风险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良影响严重程度可能远低于市场预期,尤其是各国已然意识到当前存在滞胀风险,预计随着各国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退出,货币流动性收紧将有效抑制通胀预期,市场需求端旺盛态势随之将有所降温,叠加疫情管控政策放松,实体经济将维持有序稳定发展态势。
当前美国乃全球商品价格上涨具有明显的供给驱动性质,这与1990年后通胀由需求驱动的通胀具有明显区别。尤其是能源和粮食价格受俄乌冲突影响较为显著,但预计这种供给端引起的通胀可能在未来短中期得以改善,且通胀对经济的冲击远低于1970年代。相比历史时期,当下经济对能源的依赖度已明显降低,同时各国应对通胀的政策框架更加游刃有余,这是未来全球得以避免出现滞胀的关键。
首先,美国经济是否会陷入滞涨取决于通胀的主导因素以及普遍性,当下美国通胀的主导因素为石油、汽车和房地产价格。然而,疫情以来油价的上涨幅度远低于上世纪70年代,且当前美国对能源价格的调控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绿色经济和新能源产业发展也淡化了能源价格上涨对经济的冲击,目前美国每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已经下降了约40%。加之汽车和房地产市场近期的繁荣景象也已然出现回落迹象,主要是贷款利率的上升以及商品供给不足限制了市场持续扩大投资。预计未来美国通胀成因仍以短期性因素为主,高通胀并没有稳固长期化的支撑,加之美国消费和投资需求结构性正常化发展,局部通胀难以扩张到全品类商品价格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