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过度炒作美国经济滞涨缺乏理性逻辑(2)
其次,美国乃全球政策框架更加稳健了,应对通胀和经济不良的新手段更加有效。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坍塌后发生的。当时多国家货币政策目标和反应逻辑含混不清。如今,美国和非美主要国家央行都有更连贯的政策框架,这使它们可以顺利度过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几次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因此美国当下首要任务是推出更加明确的政策路径,抵消市场繁杂无序预期的不良反应,强化市场对政策的信心。
最后,美国经济存在短期风险,但中长期仍将维持强劲韧性和稳定增长态势。从消费角度来看,美国需要打通商品经济下从生产到消费的所有环节,解决因局部环节中断导致的经济增长问题。众所周知,生产企业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必然最终由消费者承担,因而稳定消费的关键则在于稳定生产端价格,包括政府可出台有关生产原材料和人力资源成本双重管控或调节政策。同时,从投资角度来看,应该警惕企业在生产投入上的“迂回策略”,企业如果用其他生产投入品(如低效率能源)来替代昂贵的投入品,这可能在短期内影响经济增长,并对投资产生影响。从进出口角度来看,美国长期贸易逆差受输入性通胀影响较大,美国需要强化美元和金融全球化战略应对进出口不良影响,保持对外贸易长期平衡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当前美国经济增长确实存在放缓风险,但中长期滞涨可能并非未来前景与趋势,过度炒作风险不利于合理投资规划。事实上美国通胀主要因短期性因素刺激,且美国经济对能源等主导通胀的要素依赖已然降低,加之美联储正在积极推进应对不良的政策,预计未来美国并不存在高通胀伴随经济萎缩持久性风险。未来美国政府或执政部门需要打通经济运转的不畅环节,应对外部不良对其经济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