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红杉中国,又投一个天使轮(3)

2022-06-06 18:47栏目:资讯
TAG:

  蓝晶微生物掌舵者是中国最顶级两所大学的两位博士——张浩千和李腾,其中联合创始人兼CEO张浩千是北京大学整合生命科学(物理学方向)博士,曾发表20多篇高影响力学术论文。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总裁李腾是清华大学生物材料学博士。张浩千和李腾二人作为北大和清华的代表队队长参加合成生物学国际赛事iGEM大赛,两人因此相识。

  另外,态创生物的融资节奏也令人惊讶——10个月拿下四轮融资。今年3月,态创生物宣布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由IDG资本领投,君联资本等跟投。

  公司背后站着一位95后创始人——张志乾。据悉,他是一位来自山东的学霸,当年以中山大学在山东录取的最高分考进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且本硕博连读。但博士没读完,张志乾选择创业。

  这是今年为数不多还热闹的赛道。“只要在BP上加上‘合成生物’4个字,项目会好推得多”。北京一家FA如是说。

  随着赛道拥挤,估值开始涨起来了。“市场上大部分合成生物项目我们都扫了一圈,但最终都没有出手,有企业估值一年翻了3倍,实在看不懂。”华东一家医疗投资机构的管理合伙人告诉投资界,“合成生物是个小周期,火到年底差不多了。”

  为此,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也提醒,现在合成生物的估值水平可能有非理性成分,即便在今天,距离全面开花的爆发式增长,仍尚需要3-5年时间,但未来这几年,将是底层技术突破验证和转化扩容的关键时期。

  当老虎掏管理费投早期

  大家涌入天使轮

  有趣的是,在投资界梳理的合成生物融资名单中,可以发现融资轮次集中在早期——主要是天使轮、Pre-A、A轮。

  “眼下合成生物的火爆让我们更加坚定:一定要投早。”华南一位VC合伙人直言,任何一个极具前景的赛道都不可避免出现争抢现象,估值暴涨也会随之而来,唯有投早投小,才会有享受盛宴的机会,“当然投早挑战极大,这要考验机构团队的实力”。

  事实上,投资界综合今年以来的机构访谈,也看到了一条清晰的路径——GP开始愈发有意识地往早期甚至天使轮去投。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从轮次分布来看,2022年Q1中国VC/PE投向A轮的案例数最多,位居全国第一;天使轮投资案例数超过B轮,位居全国第二,且天使轮平均投资金额自2020年以来持续上升。

  去年,红杉中国曾公开一则数据——2021年,红杉将早期投资(seed+venture)的比例上升到了80%,尤其是在天使和种子端加大了投入比例。与此同时,红杉中国推出一项针对早期企业的新举措:只要红杉中国投资的种子期、天使轮企业,在公司获得第二轮融资的时候,都会自动获得红杉中国最少100万元人民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