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高新区:一束光点亮一座创新城(3)
以科技金融助力企业科技创新
1998年7月,原华中理工大学光电子工程系主任黄德修在展示武汉光电子产业发展概况图时,无意中冒出一句:“这很像当年的硅谷。”
无心之言,却成为“光谷”之名的缘起。2001年,原国家计委批复,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建立首个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
从诞生那一刻起,光谷就被寄予了在高科技领域不断突破的厚望。
资本市场在推动企业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0年,刚刚上市的华工科技,斥资500万美元收购了激光切割机制造商———澳大利亚Farley公司,随后逐步将澳大利亚的生产基地转回国内,推动“武汉造”激光切割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登陆资本市场,不仅让我们募集到了资金,也扩大了视野。”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表示,正是在那一年,公司提出了“代表国家竞争力,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发展目标。
“竞争,已从资源竞争转变为科技创新竞争。”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表示,只有把核心技术握在手中,才能真正掌握主动权。
2010年,高德红外登陆深交所,这为公司的高强度研发提供了充足资金支持。高德红外“十年磨一剑”,研发出高性能制冷单色百万像素红外探测器芯片,并构建起从底层红外核心器件,到综合光电系统,再到顶层完整装备系统的全产业链科研生产体系,成为具有完整装备系统总体科研生产资质的民营企业。
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发改局(金融局)局长李旅介绍,东湖高新区全力推进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进行了多方面尝试,如开展知识产权类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信用类融资、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等。
湖北省目前已经上市的8家科创板公司中,有6家注册地位于光谷。光谷还建设了一大批创新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围绕人才链配备资金链政策链
科技创新,核心在人才。
根据“光谷人才11条”,诺贝尔奖、图灵奖获得者,海内外院士等顶尖科学家落户光谷,最高可获1亿元支持资金,并由人才自主支配。领军人才可按人才年薪的50%给予资金支持,特别优秀的还可定制支持方式。对于高层次人才,最高可给予1000万元无偿资金资助。
如何进一步激发人才的积极性?答案是股权激励,光谷不仅对其进行政策鼓励,还直接给予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