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无望后,一名北大光华学子的“非典型”突围(3)
在他看来,北大光华的课程设置像是揉合了美国经济学本科、金融硕士和工商管理硕士等项目的综合体。因为光华学子需要在大一修读数学课和经济学原理等基础性课程,还需要在高年级时修读公司估值、金融学等专业性课程。
“此外,光华学子大二需要修读一门名叫‘企业管理’的课,这门课程看起来像为工商管理硕士准备的。“按思庭的话说,这看起来有点“四不像”,但也正是这种“四不像”的课程安排,倒逼光华学子必须通过实习去“预先社会化”。
“像高数和经济学原理等课程是打基础用的,仅仅会这些无法做金融工作;而一些金融方面的专业课程,老师讲得再好,学生若没有上手实操经验也是白搭。”思庭强调,作为将象牙塔和社会场一线牵起的纽带,实习对于光华学子提升自身的实务能力异常关键。
根据前辈经验,思庭知道,大二上学期是光华学子开启第一段实习的合适时机。“但随着‘内卷’的加剧,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使自己的简历更加光鲜,北大光华也有一些同学大一就进行了第一段实习。”思庭说。
对这种现象,思庭评价:“虽然大一的同学出去实习可能没法触及到太多核心业务,也不一定能够通过这种过早的实习很好地提升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但不可否认的是,尽早实习能够让我们更早地去尝试和感受这个行业,这确实会降低我们的试错成本。”
思庭解释,对于北大光华学子来说,虽然都希望能够在大二上学期顺利申请顶级咨询公司的咨询实习生岗位,但哪怕没有成功申请上,也有许多别的路径可以走——顶级金融公司申不上,可以选择名气小一些的公司作为起点;申不上咨询的实习,也可以转换赛道去二级市场做行业研究。总之,对于低年级光华学子来说,无论是失败还是换赛道都没有太多的沉没成本。
北大光华学子也会有感到痛苦的时刻。有的人的痛苦来自申请去更大的投行实习时被拒;也有人的痛苦来自准备“改换门庭”时的怯懦、恐惧与不自信。
对思庭自己来说,痛苦在于“梦碎得实在是太晚了”。
“有时真的会很羡慕那些在大二就‘破防’的同学。有很多同学从大二就开始转向尝试二级市场这条赛道,也有同学转为走会计和市场营销赛道,都做得也非常好。但像我这种准保研选手到大三才清楚感知到保研希望将落空时,想换条赛道的成本就非常高了。”思庭感叹。
“预先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