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发生了什么?多只银行理财下调“业绩基准”(3)

2022-08-22 17:05栏目:资讯
TAG:

  格上财富金樟投资研究员蒋睿则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的底层更多的是债券,而今年以来银行间资金极度充沛,短端利率已经压至很低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投资策略以配置为主的银行理财产品很难再如往年一样获取较高票息,自然业绩基准也要下调,否则业绩考核不符合市场实况。”

  上半年近10%产品未达基准

  投资者应理性看待

  在银行理财产品业绩基准下调的同时,投资者应该理性看待,理财产品净值化变革之下,业绩基准并不代表理财产品未来表现。

  在近期银行公告业绩比较基准调整之际,不少都会写到“该业绩比较基准不代表理财产品未来表现,不等于理财产品实际收益,不作为产品收益的业绩保证,投资须谨慎”,这值得投资者关注。

  实际上,数据显示,从兑付情况来看,约九成银行理财产品能够达到业绩比较基准。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有12380只封闭式产品披露了2022年上半年到期的业绩比较基准情况。其中,到期收益未达业绩比较基准线的为1200只,占比为9.42%。

  “业绩比较基准不代表实际投资收益,产品风险越高,实际投资收益可能与业绩比较基准偏离越大,要挑选符合自己风险偏好的理财产品。”刘银平提醒投资者,理财产品在建仓期投资收益也有可能与业绩比较基准相差较大,这种情况下不用太过着急,要拉长期限看产品的收益走势。

  刘银平进一步表示,在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向净值化转型之后,投资者不宜太看重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而应综合考察产品的风险、收益、流动性等因素,其中风险考察应该排在首位,可从风险等级、投资类型、投资方向和资产配置比例、同系列产品历史净值波动情况等方面考察。

  对于未能达到“业绩基准”情况,蒋睿则表示,一般有两种情况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第一种是业绩比较基准本身的设定就不合理,导致业绩比较基准参考意义不大,也就是实际收益与其产生偏离,这种情况要合理修正基准;第二种是投资风格或者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比如今年也会有大部分基金跑输了基准,这种情况通常要审视市场环境或投资风格,看需要变动哪一边。

  蒋睿建议,投资者选择理财产品比较重要的是满足自身的投资需求,比如现金管理、活期存款收益增厚、教育金规划、养老金理财等等;其次就是投资范围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匹不匹配;再次就是理财产品锁定期限是否符合自身情况;最后再综合判断下总财富的配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