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铸剑 隐姓埋名 为何是“西工大”(2)
回望西工大的建校历史,这所淬于战火之中的高校几次搬迁、更名重组,始终不变的是矢志科技报国的家国底色。
在“西北联大”时期,学子们积极投身抗日救国活动,除了定期下乡宣传、为前线将士捐款捐物,还利用西北土产研制战争和生活急需的各种化工产品。改组五所高校后,西北工学院与西北大学联合,建立西北科学研究室,从事西北开发研究;并组织西北科学考察团,前往甘、宁、青、新、内蒙等地实地考察。
1961年,西北工业大学划归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被确定为国防工业院校,因此也被大家亲切称为“国防七子”之一。西工大创造了新中国历史上多个国防特色鲜明的“第一”,全国第一架小型无人机、第一台地效飞行器、第一型50公斤级水下无人智能航行器和第一台航空机载计算机均诞生于西工大。历史上,铸造、航空宇航制造工程、飞行力学、航空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6个学科的全国第一位工学博士,均由西工大培养。
作为同时具有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全国重点大学,西工大为我国“三航”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国防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安全可控和西部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航天领域,西工大曾重点参与载人航天与探月、神舟系列飞船研制等航天项目,是“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作出贡献单位”的两所高校之一;在航空领域,一半以上的重大型号总师、副总师是西工大校友,西工大也被社会誉为“总师摇篮”;在航海领域,同样有大批西工大校友活跃在船舶工业、水中兵器行业的重要管理岗位与核心技术岗位上……
据不完全统计,在西工大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的20多万名毕业生中,走出了65位共和国将军、48位两院院士,还有6位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西工大在科研方面拥有强大实力,某些方面的技术水平领先于美国,这让其成为美国的肉中刺、眼中钉
7月4日,一则消息从西工大传来:由该校航天学院空天组合动力创新团队牵头研制的“飞天一号”火箭冲压组合动力在西北某基地成功发射,国际首次验证了煤油燃料火箭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火箭/亚燃、亚燃、超燃、火箭/超燃的多模态平稳过渡和宽域综合能力,突破了热力喉道调节、超宽包线高效燃烧组织等关键技术,飞行试验圆满成功。
西北工业大学在科研方面拥有强大实力,某些方面的技术水平领先于美国,这让其成为美国的肉中刺、眼中钉。为了掌握这所高校的一举一动,获取相关技术研发进展和核心机密,美国再次暴露出“黑客帝国”“窃密帝国”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