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最大回撤超30%:“固收+”怎么变成“固收-”?昔日“爆款”遭质疑,如今如何再出发?

2022-05-23 19:04栏目:资讯
TAG: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原标题:最大回撤超30%,“固收+”怎么变成“固收-”?昔日“爆款”遭质疑,如今如何再出发?

  今年以来,曾经炙手可热的“固收+”基金正在频频遭受质疑。

  在股债市场大幅震荡、可转债高位回调、新股破发常态化等多重因素的叠加下,以债券打底,通过股票、可转债、打新等增厚收益的“固收+”基金面临挑战,百余只产品年内最大回撤超10%,甚至有部分基金最大回撤超30%,与投资者对“固收+”低波稳健的期待大相径庭。

  市场的退潮正在让“固收+”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但资管新规下理财进阶的巨大市场缺口却仍等待着填补。“固收+”如何整装再出发,真正承担起承接中低风险理财的历史使命,成为摆在基金行业面前的一大命题。

  为什么“固收+”变成了“固收-”?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5月20日,全市场“固收+”基金(主要为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为-3.27%,其中表现最好的产品年内收益8.47%,但同时也有68只基金年内跌幅超10%,最差的几只基金年内跌幅超20%,堪比权益类基金。

  再从对于“固收+”至关重要的回撤控制来看,截至5月20日,全市场“固收+”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最大回撤为5.83%,其中有160只产品的最大回撤超10%,个别产品的最大回撤甚至超30%,使得不少投资者质疑“固收+”变成了“固收-”。

  “今年以来股票和可转债持续下跌,若配置比例较高且品种选择不好,净值回撤幅度就会比较大。” 华宝安宜债券拟任基金经理李栋梁表示,近两年“固收+”发展比较快,有很多资金借道转债来做“+”的部分,推升了整个转债市场的估值,但一旦股票市场下跌,也会引发转债市场巨震,流动性收缩容易导致股债双杀。

  从客观环境来说,股债双杀是今年“固收+”整体表现不佳的主要背景。诺德基金基金经理谢屹认为,今年的大环境是美联储加息,是全球流动性的收缩年,债券市场随着海外收益率的上升而承压,股票部分受疫情等内外因素制约也发生下跌,同时,因为正股的下跌,整个转债市场的收益也是负的,这些都促成了“固收+”表现不佳。

  但与此同时,市场的退潮也让“固收+”的一些问题得到暴露。比如,股票和可转债是“固收+”增厚收益的重要来源,但市场上不少“固收+”基金不仅在债券部分以可转债为主,“+”部分的股票仓位和持仓风格也较为激进,与其说是“固收+”,更像是披着“固收+”外衣的权益基金。

  以某只被公司打着“固收+”标签宣传的偏债混合基金为例,截至一季度末,该基金前十大重仓债券中有九只可转债,股票持仓也大比例集中在高波动的新能源概念股,且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大幅提高了持股集中度,进一步放大了波动。截至5月20日,该基金年内最大回撤超20%,净值跌幅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