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推核酸小屋的经济代价,很大!
来源:关胖侃财
核酸检测亭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郑州、上海、深圳、无锡、杭州等地的街头,成为了中国城市奇特的风景,无时不刻提醒世人:继续和奥密克戎死磕。
01
“检测亭工程”是个无底洞
正在疯长的核酸检测亭,还有很多“未解之谜”。
比如说,一个检测亭的造价多少,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一个“核酸小屋”的公开报价是1.5万元至4.68万元不等。相差三倍多的报价,到底差在了哪里,谁也说不清。
再如,一个检测亭到底一天能检测多少人。“步行十五分钟”的空间距离标准,真的合理吗?上海市郊的“十五分钟圈”可能鸟比人还多,而中心城区的“十五分钟”圈,可能意味着排队一小时还没检测到。至于1亿人口、16.7万平方公里的河南省,“亭工程”的浩大更是难以想象。
“全民核酸”的常态化到底需要多少检测亭?这可能是“检测亭工程”最大的迷了。河南太大,算不清楚。那就以上海为例,粗线条测算一下:
一天24小时,即1440分钟。每天满负荷运转18小时,1分钟检测1人,也就能测1000人左右。2500万人的上海,两天半测一次,那就需要1万个检测亭。
造1万个检测亭,还只是开始,后面的运维成本更是无底洞。十八小时的工作时长,需要配备三班工作人员轮换,每班一个记录员、一个检测员。一个亭子就要6个人工。
按照每个人工每日200元成本计算,仅人工费用就是每天1200元。此外还有空调费、样本转运费、维护保养和折旧。一个亭子每天就是1500元。1万个检测亭,每月就是4.5个亿。
“检测亭工程”不是用来看风景的,而是巨大检测费用的入口。上海目前采用每人25元的单管检测,三天一测。一个月检测费用为60亿以上。
在动辄千亿的防疫开支里,也许这点“小钱”不算什么,也许真如各路专家们乐观估计的那样,北上广等发达地区有财政能力负担这些“小钱”。但是,花得起这钱,也不等于承担得了接踵而至的巨大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