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腹地被“入侵”,美团攻与守(3)

2022-06-18 14:28栏目:资讯
TAG:

  6月10日,美团员工曾苹(化名)盯了一天“大象”(大象即美团内部的协同办公软件,类似钉钉、企业微信,由美团自己开发)她按照惯例推测——这一天中午能在大象上看到“推送”(涉及到工资调整的通知),但是她最终并未收到推送。而在这一天前后,另有美团员工得到通知“沟通涨薪事宜”。在沟通过程中,她的领导温和耐心地告诉她涨薪幅度约5%,这位员工猛然听到5%后感到“略低”于是心生不满。结果在当晚有同事好友向她吐槽“自己只涨薪3%。”

  调薪范围及幅度的变化,只是眼下美团“承压”的缩影。摆在美团面前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承压的同时,找到更多机会。

  美团的攻守

  “以闪购等业务为核心的即时零售,可能将是今年的关键机会。”一位相关人士告诉虎嗅,2022年上半年,美团内部多个业务因疫情和消费疲软压力较大,但美团内和即时零售相关的业务有所不同,“相关部门的员工从气色上看,都显得压力小得多。”

  从一季度财报上,不难看出端倪:美团闪购业务的季度订单同比增长近70%。

  疫情带来了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即时零售消费热,部分之前并非热门的“即时零售品类”也在疫情影响下变得“更高频”。

  一家文具公司市场负责人告诉虎嗅,疫情期间上海、北京的文具市场发生了关键变化:大量的订单通过美团、京东等平台以“即时零售”的模式完成。“居家办公状态下,一些消费者出现了居家办公用品的需求。”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生活用纸领域。有电商平台商业分析团队负责人表示,经过疫情部分消费者一改往常的“电商囤货思路”,开始习惯于通过即时零售的手段购买生活用纸。

  疫情导致的“居家效应”只是即时零售出现“热潮”的影响因素之一,另一个隐形的影响因素是:过去两年各大平台在即时零售领域的持续发力,打造出了更为成熟的供应链、物流链,而它们正在让即时零售端商品的成本降低——部分商品的下降幅度比起2019年同期达到15%。

  一些迫切需要“走货”以获得现金流的商家,也成为了这波降价潮的诱因。一些原本在2021年不愿意尝试即时零售的品牌,在2022年上半年开始入局。值得注意的是,平台给予了部分品牌补贴,这导致在即时零售端口出现的商品价格和电商平台的价格几乎一致。

  “平台这样做,一方面是要给商家信心,通过短期让利以求更长远的获利;此外,更丰富的品类,让即时零售的用户接受度大幅度上升。”分析师Jeffery对比了过去三年主流即时零售平台SKU的丰富度后发现,美团、京东即时零售领域的SKU变化极为明显,“不仅有更多SKU数量,也涵盖了更多的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