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森林、喜茶供应商走红资本市场,供应链已成消费投资新C位?(3)
此外,供应链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门槛也是她投资时的主要考量,“我们希望挖掘到有明显创新优势去重塑价值链的企业,或者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迭代为行业带去效率升级,这样的企业往往有着明显护城河和定价权。”
周华则表示,其所在机构的逻辑是沿着被投企业的产业方向去深入投资,“我们会在企业的发展中观察它的真实需求在哪里,沿着这个方向去布局,加强被投企业间的相关性,我认为这样更容易挖掘到真正有价值的项目,逻辑也很好被验证”。
“消费行业是古老的赛道,历史长河里也一直有巨头公司诞生,这是一个久经不衰的好赛道,只是有价值的领域会随着时代的迁移而变化,而我们相信伟大决定于选择,大公司一定诞生在大赛道,所以我们也始终围绕着'中华有为、挑战巨头、投资好产品、相信年轻人'的核心理念去做投资,寻找那些面向年轻消费群体,有能力实现国货崛起、出海,甚至挑战国际巨头的消费品公司”,他补充道。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风口赛道的供应链厂商也正受到下游客户的冲击和挤压--新消费巨头开始转战产业链上游,如元气森林、简爱酸奶、自嗨锅等网红品牌均在近两年完成了自建工厂。
对此,周华分析称,长远来看在食品饮料护肤等领域,前端品牌和供应链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未来将会是二者深度融合、共存的局面。
“消费品不是一个暴利行业,当企业形成一定规模后,都可能会继续渗透到原材料、配套产品和销售渠道等众多环节。一方面,他们要深入把控产业链,确保自身掌握更多话语权;另一方面,也是往上游端蔓延攫取更高的利润,但无论是谁都无法覆盖所有环节,所以未来会是品牌与供应厂商在市场数据、研发和资源上的交互合作,而单纯只卖货讲GMV故事的公司会越来越难生存”,他说到。
乐饮创新创始人李阳日告诉记者,巨头自建系统化供应链在消费领域并不罕见,可口可乐、星巴克、瑞幸即是典型例子。但并非所有赛道的品牌都会将业务扩至供给端,尤其针对Z世代、细分群体的新消费领域往往难以形成巨头效应,因此产业链各环节仍是深度合作大于竞争挤压。
他以自己所在的精品冷萃速溶咖啡举例,“这是一个相对小众的领域,玩家多为中小型品牌,需要向特定消费群体提供不同个性和价值的产品,他们不具备和上游已形成规模化的企业竞争的优势,所以这个行业更多是品牌通过更柔性和个性化的供应链不断迭代产品服务消费者变化的需求,当然其中话语权也是动态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