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对话纳芯微王升杨:国产芯片发展良好,最大挑战在产品可靠性上

2022-09-08 14:59栏目:资讯
TAG:

  9月6日,第四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在南京开幕。在大会现场,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与国产芯片厂商纳芯微董事长王升杨围绕芯片短缺情况、国产芯片表现以及主机厂自研芯片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纳芯微董事长王升杨 图/受访者供图

  在王升杨看来,总体来看汽车芯片相比其他芯片更具可预测性,但在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与复杂的时代背景下,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国产芯片,近两年实现了非常大的突破,但在可靠性上仍需加强;整车厂积极布局芯片行业,更多地是进入主控、域控等关键芯片领域,而即便在这些领域,车企仍然需要周边器件与之匹配完整的生态系统,多方之间更偏向于共赢关系。

  汽车产业链相比可预测性较强,但迭代速度也在加快,供需矛盾在短期内仍然存在

  新京报贝壳财经:目前产业链上的“缺芯”情况如何?

  王升杨:去年的“缺芯”是全面的缺,今年“缺芯”情况已经出现了分化。首先像消费电子等领域已基本上不缺了,整个行业增长趋平。

  具体到半导体整个产业环节上来看,封装测试产能已经在全面缓解。从晶圆角度来说开始在分化,低压工艺产能也已经全面缓解,现在比较缺的是高压BCD工艺+功率器件工艺,这部分的缺口主要来源应该是汽车、新能源+能源行业的快速增长。现在能满足这些应用的,尤其是汽车应用的工艺节点上的产能可能在近期之内扩建速度还赶不上需求的增长速度,所以这些品类上我们认为“缺芯”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新京报贝壳财经:相比其他产业,汽车芯片的供应是否更加稳健、具有可预测性?未来汽车芯片的供需会如何变化?

  王升杨:汽车芯片和别的芯片生产模式上有差异,但也分不同的情况。一些标准化、通用的芯片还是跟其他产品类似,会按照整个市场预测生产。但有一些专用芯片,比如特定为某个车型定制的芯片,可能会按照这个车型特定的预测去生产。

  汽车产业链相比消费类或其他产业链,是一个可预测性比较强的产业链。但这两年比较特别,一是“缺芯”的状况,二是新能源车的增长超出所有人预期,给行业带来了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