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如何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经济日报重磅调研报告(13)

2022-08-24 12:14栏目:资讯
TAG:

  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增强发展主动权

  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在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立足国内、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十分重要。

  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以及1亿多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多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这些都充分表明,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在逆全球化思潮上升和世纪疫情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冲击的情况下,超大规模市场资源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巨大优势。一方面,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将不断释放,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另一方面,国内市场能够为各类产品和服务提供消化和循环的空间,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产品创新、产业升级、技术迭代。2021年,我国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9.1%。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

  面向未来,我们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这不仅能够在短期内有效应对金融风险和外部冲击,而且还会不断巩固和增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而将市场资源优势转化为内涵式增长优势,转化为新时代新阶段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在任何风险挑战面前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从这些角度来看,我们反复强调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归根结底就是以“做好自己的事情”来抵御一切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这也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根本举措。

  高质量制定政策 高质量执行政策

  一个时期以来,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内经济恢复仍不稳固、不均衡,形势比预期的更加复杂,推动经济稳定运行面临的困难比预料的更多。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预期转弱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为深远。如果投资者对企业和行业发展信心减弱,就会丧失投资意愿,消费者对未来一个时期的稳定收入信心减弱,就会不敢消费、增加储蓄。消费和投资都乏力,供给与需求都收缩,进而带动预期继续波动,形成整体上经济下行的势头。

  面向不确定构建确定性,政策的坐标要稳,政策的发力要准。中央要求“必须坚持稳中求进,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进一步强调政策作用,并对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作出具体部署,正是意在以政策之“锚”稳预期、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