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数字人的变迁:从小众走向共生(3)
Lil Miquela 具有非常强烈的性格特征。她用自己的实名账号,在网络上声援跨性别者平权,与 LGBT 群体站在同一战线,支持种族平等,还与虚拟人男友秀恩爱,并后来宣告分手。2018 年,Lil Miquela 与特朗普、蕾哈娜等人一起被美国《时代》周刊列为“25 位最有影响力的互联网人物”。
Lil Miquela 的出现让人直呼惊呆了,虚拟数字人再次受到了关注。不同于 2 D 的动漫形象,3 D 拟人形象对面捕和身体建模对建模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使用三维建模技术生成形象,信息维度增加,所需的计算量更大。此外,这个阶段虚拟数字人的个性特征凸显,通过在社交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想法,逐渐具备社会影响力。
图:Lil Miquela(右)随着 3D 拟人形象的出现,恐怖谷效应开始出现。
1970 年,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昌弘提出恐怖谷理论,由于机器人与人类在外表、动作上相似,所以人类会对机器人产生正面的情感。当机器人与人类的相似程度达到一个特定程度的时候,一点点的差别都会显得非常刺目,并带来负面和反感情绪。而当机器人与人类的相似度继续上升,人类对其情感会再度回到正面。
虚拟人不仅需要以假乱真的建模技术,还需要在表情、动作以及交互能力上提升。
例如,当虚拟人面对镜头微笑,嘴角上翘的幅度、眉眼以及皮肉之间联动等细节都需要被照顾到。对于动态的拟人虚拟人来说,细节的不到位往往带来说不出的僵硬和古怪。因此,恐怖谷效应下,不仅建模技术需要实现拟真,在渲染和交互上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渲染和交互能力是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游戏中的角色更加强调交互能力,渲染出来的角色仿真性较差,而电影渲染出来的角色能够达到肉眼分不出真假的层次,但是不具备交互性。
2018 年 5 月 30 日,腾讯对外公布了一个名为“Siren”的研究项目。这是由腾讯、Epic Games、Cubic Motion 和 3Lateral 企业合作打造的一个虚拟人物。不同于一般虚拟人,Siren在渲染的真实性和交互性之间找到平衡,打造了具备实时交互能力的数字虚拟人。
Siren 的所有动作表情都由实时捕捉以及实时渲染形成。操作者需要将一套特制的设备戴在头上,这一设备会实时跟踪 200 多个面部特征点,再把这些特征点实时反映到系统构造的 3 D 脸部模型上,最终呈现为以每秒 60 帧输出的动作表情。整个捕捉过程会在 15 毫秒内完成,基本不会有什么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