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商业健康险,寻找“2万亿”破局点(4)

2022-09-13 14:30栏目:资讯
TAG:

  从业人员的不断流失也在客观上导致了总保费量的减少。陈琨觉得,“900万人即便只舀一小瓢水,汇聚在一起,肯定总保费也会增长很快。过去的粗放模式就是卖保险,代理人从900万大军降到了400多万人,即便单个人贡献的量再多,总量也会有所下降。”

  如果把目光投向商保之外的地方,就能看到,人们对于抵御大病、带病投保的需求仍然存在,投保意愿仍有待解决。据悉,2021年,近4亿人通过水滴筹参与捐款,救助大病患者约240万名;而截至2022年6月30日,超过4.12亿人捐赠医疗费用533亿元,救助大病患者258万名。

  从非保险产品的网络互助,到普惠商业保险的“惠民保”,市场对于健康体以外的人群越来越关注,并试图构建更为多样化的保障体系。但这还不够。对于商业保险而言,这里或许就是一个可以有较大发展空间的“蓝海市场”。《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规模将力争超过2万亿元。

  长远来看,作为保险和医疗两大行业相结合的地带,商业健康险生态中的各方仍在进行着更多的探索和尝试。

  带病体保险扩容?

  麦肯锡在6月发布报告称,国内主流健康险产品存在“保健康人,不保非标体”“保短期、不保长期”“保医保内,不保医保外”等供需错配现象,最需要保障的人群反而难以有效参保。

  此前,险企较少关注的带病体、非标体人群被寄予发展的新希望。北京联合大学金融系教师杨泽云认为,伴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注意自身健康状况,定期体检的人也越来越多。以往因不体检而不知晓病情的慢病患者越来越多地暴露;叠加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慢病群体人数越来越多,而收入、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让他们对保险保障有较大需求;此外,国家政策导向也要求保险覆盖更多人群。这些因素都催生了慢病保险、非标体保险、带病投保产品的发展。

  今年7月,水滴公司联合险企推出了免健康告知的重疾险产品。最大限度地为非健康人群、慢病群体敞开了投保的大门。

  “既然要做带病人群保险,何不放开健康告知,让所有人都能投保?”今年7月,水滴公司总精算师滕辉在发布会上坦承产品设计的初衷,“要服务更多的人群,就要突破固有认知,我们认为,可以通过扩大承保人群,分散和降低相关风险,同时加强理赔端科学核赔,将承保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