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对话华兴资本王力行:行业热点轮动下,企业如何韧性穿越资本周期(6)

2022-05-31 11:47栏目:资讯
TAG:

  中小规模企业并购蓄势待发

  Q:谈到并购,过去国内的并购市场相对还是比较沉寂的。尤其是在“反垄断”政策后,互联网巨头的购买力大幅减弱,目前增量的买方群体主要有哪些?

  王力行:2015、2016年是一波比较高峰的时期,接下来几年我们觉得国内并购市场还是比较波澜不惊的状态,但我自己觉得现正处于一个积蓄势能的状态,这股势头未来会慢慢体现。

  今天市场上的买方主要包括三类:一类是buyout 基金;一类是前面提到的产业龙头,他们在做少数股权投资的同时也做一些并购;第三类是行业里面心态比较开放,能力比较强、规模略大一些的创业公司。这三类买方未来一定会越来越活跃。

  Q:相较2015、2016年高峰时期的并购大案,今天的不少并购其实也发生在中小规模的企业之间,这背后的核心逻辑是什么?

  王力行:2015、2016年的并购交易大都发生在To C领域,更多是合并同类项的项目,通过快速整合、消灭竞争对手,从而成为市场上的领头羊,这是当时的主要逻辑。

  而从2020年、2021年开始,市场上积蓄的这股势能主要是在To B领域。

  To B和To C是完全不一样的商业逻辑。我们之所以称To B是长坡厚雪的赛道,就是因为它本身的有机增长不会是爆发性的增长。以比较成熟的美国市场为例,许多科技龙头企业就是不断通过并购驱动增长,甚至相较自身有机增长,并购是更主要的增长方式。国内的创业者们已经逐渐开始意识到这一点,有一部分人也已经开始先行尝试。

  To B领域适合做并购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To B生意买的资产,产品、技术或客户,这样的结合点是比较自然、也是更容易去思考和消化的,这和To C领域不太一样。换言之,To B领域的并购适应程度会更高一点。

  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过去十几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浪潮,除了诞生千亿美金的公司外,也积累了两大红利——第一是这两年疫情期间大放异彩的供应链红利,第二就是人才红利。

  过去这些年中国市场培育了一批足够优秀的创业管理团队,今天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是二次创业、三次创业,本身就已财务自由,再创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并且可能也有并购的经验,他们势必更加开放、更加从容地来面对并购这件事。这点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